新闻直通

先行示范引领发展新跨越——写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2021-04-28 09:42:39 sisd 241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用“五个历史性跨越”充分肯定深圳40年的改革开放成果和发展奇迹。


历史是最客观的记录者。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在深圳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步入新时代,党中央又赋予深圳“先行示范”的时代重任,希望深圳“走出一条新路”。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深圳一直勇担历史大任,实现历史性跨越。


跨越,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圳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跨越”,正是“五个历史性跨越”的精彩演绎。


(一)


跨越的背后,是深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逐梦前行。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广东、深圳视察,多次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深圳实现了五个“历史性跨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寄望深圳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鼓励深圳在“四个全面”上创造新业绩,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赋予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要求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倍加珍惜、长期坚持经济特区“十个必须”宝贵经验,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和重托,为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向前、向前、再向前;跨越、跨越、再跨越——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77万亿元,总量居亚洲城市第五位,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7%;出口总额实现全国城市二十八连冠,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逐步增强,争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支撑……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导航,是深圳经济特区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的动力源泉;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一个个跨越,正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出的丰硕成果,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硕成果。


图片关键词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图为中心区风光。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二)


跨越的背后,是深圳被赋予的新的重大使命和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大任降于深圳。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重大战略相继落地,连续3 年,一年一个重磅战略,一年一个重大利好。


这些战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深圳被赋予核心引擎定位;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深圳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深圳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首次为一座城市量身定做新时代的改革总纲领,首次采取“实施方案+授权清单”滚动推进的全新方式授权改革,首次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地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改革环节上有更多的自主权,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事一议”的传统模式。


深圳迎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


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


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以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关键抓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三个关键词,可以总体梳理出“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下的深圳所实现的新跨越:



第一个关键词是“破冰”。


今年3月1日,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全国首家个人破产事务管理机构正式揭牌,这被认为是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破冰”之举。


这次“破冰”是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来,深圳坚持改革不停顿,扎实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首批授权事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等制度性改革落地见效,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试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等深入推进。深圳还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商事主体数量、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世界500强企业由4家增加到8家。


第二个关键词是“提速”。


2019年1月,光明科学城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建设项目共28个,总投资近110亿元;步入2021年,光明科学城建设现场再传喜讯:1月2日,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的首个落地项目——科学城启动区主体结构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全面封顶,项目将于2022年初实现竣工验收及交付。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中央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光明科学城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它的加速建设也正是深圳坚决扛起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主体责任的缩影。


以光明科学城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必将进一步夯实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深圳由此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个关键词是“融合”。


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集合深圳-香港-广州三个城市,放在国际科技舞台上展示风采。深港广城市集群获得2020年“全球最具活力科技集群”第二名,仅次于东京-横滨集群,超越加州圣何塞-旧金山集群。


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大湾区各城市和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正在不断提速的融合发展势头。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港澳合作更加密切,出台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18条措施,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广深港高铁、莲塘口岸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深圳的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持续增强。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把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主题紧密联系起来,与改革开放再出发国家大局紧密联系起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紧密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



图片关键词


(三)


跨越的背后,是深圳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和践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四十余载峥嵘岁月,创新成为深圳一次次摆脱成长制约,一次次突破“增长极限”,一次次刷新发展高度,造就“深圳奇迹”的关键力量。


深圳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瞄准基础研究和“从0到1”冲锋,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发力,在布局高水平科研平台上发力,在吸引高端人才上发力,并通过特区立法确定30%以上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的长效机制,创建达百亿规模的全国首支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这一系列创新的举措,带来深圳创新能级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主要创新指标实现“翻番式”增长: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93%左右的国际先进水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零的突破;引进各类人才是2015年的4.5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是2015年的3.4倍。


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落户深圳,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端人才来到深圳。随之而来的是,深圳的发展质量也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近4成、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地均、人均GDP居内地城市前列。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唯有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方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图片关键词


(四)


跨越的背后,是对发展“为了谁”的生动回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正是深圳人滚烫的初心。


初心永不忘!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始终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九大类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近七成。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我们来听听市民群众的口碑,从他们的口中来看看这变化、感受这跨越吧:


“校园设施更整齐了,老师们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2020年9月,新学年开启,家住光明区的叶恒燕女士欣喜地发现家门口的幼儿园从民办转成公办,让人眼前一亮。


自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基础教育学位增长近30%,办学质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批教育领域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深圳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居全省前列。高等教育领域,深圳5年新增5所大学,创造出又一个“深圳速度”,全市已开办高校15所。


“真没想到,最好的医生,就在深圳!”前不久,刚刚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3岁女孩珊珊(化名)的家长这样感慨。这样的数据让她在全国做了一番对比后作出在深圳治疗的选择:深圳市儿童医院移植生存率95%,国内排第一。


和珊珊的家长一样,让深圳市民欣慰自豪的是,如今真的可以在家门口看大病了。


国内顶尖的心血管专家胡盛寿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赫捷院士……这些各领域顶尖的专家,通过“三名工程”名院项目,或是常驻深圳,或是常来深圳工作,市民在家就能看上名专家。


“相信市民住进来后会有很好的体验。”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在参与视察深圳光明长圳保障房项目后感叹不已。长圳项目是深圳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有近万套保障房。周福霖等8位院士参与建设,将其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注入其中,预计将于今年底竣工交付。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构建了新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筹集公共住房近50万套、超额完成“十三五”时期40万套目标任务,兑现了“一套也没有少”的郑重承诺。


越来越多新的文化设施建成,人和人之间相处越来越融洽,日子越来越好了!


日子越来越好了!在深圳对口帮扶的贫困县,人们的感受也是共同的。


图片关键词


广西河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波川村新村屯毛南族群众谭美春,在2015年的时候还是贫困户,2019年在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养了10头菜牛、还种了300亩沙糖桔,现在孩子就读职业院校毕业了。2020年5月,深圳对口帮扶的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脱贫奔小康的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深圳始终站在服务“两个大局”的高度,秉持“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理念,把对口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分内之事抓牢抓实,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扎实开展9省54县(区、市)帮扶和对口合作,深圳对口帮扶贫困县全部摘帽,助力超200万人口实现脱贫,近4年连续被评为全国扶贫协作“好”档次,为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深圳贡献。


阳光,照耀在一张张绚烂的笑脸上。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从衣食住行到柴米油盐,都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一定可以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


图片关键词


(五)


跨越的背后,是深圳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执着坚守。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圳人对此有着尤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曾经,水污染问题是深圳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6年初,全市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都是劣V类。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污水管网缺口达5938公里,雨污不分的小区、城中村超过1.2万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治水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花费时间最多、基层调研最多、开会研究最多、反复强调最多”的一项工作。以“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为特色,深圳治水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做法,累计投入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超过1500亿,新增污水管网6460公里。


用4年时间补齐40年来的历史欠账!2019年年底,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水污染治理实现历史性转折。茅洲河、深圳河水质分别达到1992年、1982年以来最好水平,“臭水河” 变身鱼跃鸢飞打卡地,深圳的治水成效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水越来越清、花越来越多、景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清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深圳毫不动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清洁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单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成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图片关键词


(六)


跨越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


成如容易却艰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而至。这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为人口大市、移民大市、经济大市、口岸大市,深圳人员流出“大进大出”,2020年春节后来深返深人员高达1600万;社区防控“压力巨大”,人口密度全国最高;秩序恢复“量大面广”,拥有商事主体360多万家、企业员工1100多万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类学校师生超230万人;开门防疫“挑战极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国际交流交往频繁,而境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外严防输入压力与日俱增。


在鹏城一片春和景明的今天回望,依然能感受到一年多前人车稀少、街道冷清的阴霾所带来的那份前所未有的压力。


发现了全国除武汉外第一个确诊病例,成功处置“哥诗达·威尼斯号”邮轮抵深等突发事件,坚持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实施社区小区100%围合封闭式管理等防控举措,构建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康医生、社区民警“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奋力把“两难”变为“两全”,深圳在确保疫情防控形势稳定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实施“抗疫16条”、稳增长“66条措施”,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启动“新增千亿投资工程”。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应对疫情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推动经济持续恢复改善。


深圳用1个月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2个月将复工复产基本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迅速让城市正常运转,让生产生活回归常态,实现院感事件零发生、社区传播零报告、特殊场所零感染、复工复产零发病,深圳疫情防控策略被世卫组织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从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极限施压和打击,到超强台风“山竹”等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每一样挑战,都何其不易、何其艰辛,深圳人愈是艰险愈向前,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这是深圳的使命。何况这座城市承担着的,还有更深的期许。


回顾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刻感受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在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掌舵领航,正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图片关键词

2020年3月20日晚,深圳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47名返深队员回家,受到热烈欢迎。


(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深圳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为深圳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总结,是驱动深圳破浪前行的“红色引擎”,是实现深圳奇迹的“关键密钥”。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深圳始终牢记使命和重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第一天职”,推进党建“标准+”模式,建成覆盖全市的“1+10+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知事识人、序事辨材”,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确保党始终成为特区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建设开创出崭新局面。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辉杰作。新征程催人奋进,深圳也必将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辉煌。


心怀远方、逐梦前行。


站在历史的肩上向前眺望,那是一个更加绚丽美好的未来。




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发布

记者:甘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