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碳中和相关名词科普!干货!建议收藏!

2021-11-15 11:11:54 mana 985

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图片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的过程。

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54%)来源于电力和供热部门在生产环节中化石燃料的燃烧。

图片关键词

根据 2019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解 释,温室气体排放指的是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和林业,废弃 物处理等五个领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 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一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温室气体排放:分气体种类看,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123.0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为 83.5%。从排放领域看,能源活动一直是我国温室气体最 大的排放来源,2014 年,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高达 95.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 体排放总量 77.8%。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领先。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 102 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28%。但是从增速来看,近五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速 度趋缓,且远低于 2005 年。

汇/碳汇

汇:存储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化合物的库,例如土壤、海洋、植物或人造库。

碳汇(Carbon Sink):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碳汇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大力培育和保护人工林, 2010-2016 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 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 45%, 可见林业碳汇在碳中和愿景中扮演重要角色,碳汇项目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发布的《2020 年全球碳预算》,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将继续吸收大气中一半以上的 CO2 排放量(2020 年为 54%)。分类别看,2010—2019 年,海洋每年吸收 92 亿 tCO2,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 125 亿 tCO2,所以,碳汇分为陆地碳汇和海洋碳汇。

碳汇有两个相关概念,即森林碳汇和碳汇林业,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被与 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碳汇林业是指以应对气候变化、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碳汇计量与监测等特殊技术要求,强调森林的多重 效益。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该技术具备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协同作用,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该技术具备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协同作用,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


碳排放配额 自愿减排指标(CCER)

按照碳交易的分类,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控排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减排企业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图片关键词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指出,CCER 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第一类,配额交易,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第二类,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 CCER 交易。CCER 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这就是碳交易的原理。

碳交易市场是由政府通过对能耗企业的控制排放而人为制造的市场。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如果未来企业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配额。与此同时,部分企业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最终碳排放低于其获得的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多余配额。双方一般通过碳排放交易所进行交易。

图片关键词

如果企业减排成本低于碳交易市场价时,企业会选择减排,减排产生的份额可以卖出从而获得盈利。

当企业减排成本高于碳市场价时,会选择在碳市场上向拥有配额的政府、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购买,以完成政府下达的减排量目标。若未足量购买配额以覆盖其实际排放量则面临高价罚款。

碳税

即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政府通过对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从而把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本,以达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目的。

碳标签

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以便推广低碳排放技术。

碳抵消

“碳抵消”是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抵消。抵消信用由通过特定减排项目的实施得到减排量后进行签发,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森林碳汇项目等。

碳市场按照 1:1 的比例给予 CCER 替代碳排放配额,即 1 个 CCER 等同于 1 个配额,可以抵消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

绿证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绿证可以作为企业减排实现碳抵消的途径。

CDP碳披露


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英国的CDP,每年都会要求世界上的大企业公开碳排放信息及为气候变化所采取措施的细节。已发展成为碳排放披露方法论和企业流程的经典标准。

碳排放披露项目为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气候变化数据,且其在线数据库是世界最大的企业温室气体(GHG)排放和气候变化战略注册数据库。

CDP问卷分为气候变化、水安全、森林三类,问卷皆包括公司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等要素。其中,气候变化问卷旨在提升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意识及管理,并透过测量及披露来缓解气候变化风险,是当前回复数量最多的问卷。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据《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 )、臭氧(O3)、氧化亚氮(N₂ O)、甲烷(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等。

2017 年,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49947.42MtCO2e(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11780.99MtCO2e,占全世界的 23.5%,较 1990 年来,提高了 15 个百 分点。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 《WMO 温室气体公报》,从全球辐射强迫增加的角度看(注:正强迫使地球表面增暖, 负强迫则使其降温),自 1750 年以来所有长寿命温室气体(注:“长寿命”是指在大气 中滞留时间长)造成的总辐射强迫增量中,66%来自二氧化碳,17%来自甲烷。过去十 年,二氧化碳对辐射强迫的增量贡献进一步增加到 82%。

图片关键词


碳足迹

碳足迹指由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主)。据 Our world in Data 所提供的 2016 年全球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在能源部门、工业品生产(注:特指水泥生产、化学品生产,除此之外的工业如钢铁放在能源部门)、 废弃物处置和农林业这四大部门中,能源部门是碳排放(为温室气体排放口径,下同) 的最大来源,占全球的 73.2%。


图片关键词


根据 carbonfootprint 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器,可以测算衣食住行及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交通工具:对于不同种类的汽车,每 1000km 所产生的碳排放平均为 0.18 吨(不包括混合动力车),高于飞机及其他类型交通工具。

衣食住行:根据 2020 年我国城镇和农村人 均支出分项测算所得,一个城镇居民在衣食住行上一年中产生 1.8 吨左右的碳排放,而 农村居民一年产生 1.0 吨的碳排放。


碳积分

由于不同新能源车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不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方法来衡量生产商有没有卖出足够的“零排放汽车”,这便是“碳积分”。生产商每卖出一辆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便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数量与具体车型相关),每年按照规定想政府缴纳足够份额的积分便可以不受处罚。


图片关键词


2017年8月16日,国务院工信部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3]。该政策2020年经过修订,改变了部分参考指标的权重,最新规定于2021年1月1日执行。

和美国的单一积分政策不同,中国的碳积分政策采用的是双积分政策:燃料消耗量积分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且对于这两个积分,分别设立达标值。

对于燃料消耗量积分,设定的是油耗标准。若生产的燃油车油耗高于油耗标准,产生负积分,油耗小于标准,产生正积分。

对于新能源汽车积分,设定的是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小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多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

积分的转移和交易政策如下:

燃料消耗量积分

正积分:转移至其他年份偿付负积分;转移到关联企业偿付负积分

负积分:使用往年正积分偿付;使用关联企业正积分偿付;购买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新能源汽车积分

正积分:可出售

负积分:购买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不论是燃料消耗量积分还是新能源汽车积分,所有负积分必须按照年度清零。

燃料消耗量积分可以用于关联企业(如控股公司等)之间相互偿付;正积分也可以积累用于支付未来(三年以内)的负积分,但是无法出售获利。

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用于出售获取利润,但无法按年度累计。


所以,不要再把碳配额(控排企业)、自愿减排指标(CCER)、碳积分(双积分)这三个概念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