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专家碳评|陈迎教授解读碳中和1+N政策布局几项重点

2021-08-23 11:29:46 mana 221
图片关键词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八届,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名嘉宾在这里畅所欲言、贡献智慧。2021绿色发展城市高峰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于2021年12月1-3日(暂定)在深圳举办,期间将举办包括主论坛在内的多场专业论坛及配套活动。届时将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领域内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企业家代表等嘉宾在本届论坛上就时下热点话题、成功案例、先进技术等与参会嘉宾互动交流。


2060零碳企业行动倡议的专家顾问陈迎教授多年致力于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气候政策、国际气候治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圆桌论坛上就分享过她对碳中和“1+N”政策的看法。为此,我们也专程邀请她对解振华先生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关于“1+N”的发言进行了要点解读。

Q1

为什么此次特别说明达峰单指二氧化碳,而碳中和包括所有温室气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陈迎:对于这一点,在此之前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在此之前官方一直都没有说清楚。这次讲话是首次明确指出,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碳中和包括所有温室气体。为什么达峰只包括二氧化碳,我理解是因为之前《巴黎协定》的国家自主贡献中只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这次是对国家自主贡献的一次更新,所以还是延续了之前的气体范围。


但是碳中和是为了消除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而其他的温室气体也有气候效应,所以碳中和应该将其他温室气体也包括在内,这样才是合理的。这也意味着,如果碳中和包含所有的温室气体,我们就需要更早地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所以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任务会更加艰巨。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Q2

1+N政策体系的 “1” 与 “N”分别具体指什么?您觉得为什么要选取1+N这样的模式?

陈迎:中国很多的改革方案都是以“1+N”的形式推出的,比如说国企改革方案、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这是中国做重大决策时的惯有方式。所谓“1”就是一个总体性的指导意见,“N”就是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方案。比如,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就有一个《总体方案》,提出来八项制度,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环境治理体系、市场体系、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采取“1+N”模式,也是先要有一个总体目标,明确基本原则,设定总体框架,然后再分领域分部门,推出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方案,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Q3

第一点提到了“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的发展规划。那么您觉得继煤炭之后,哪类能源可能会占主导地位?还是可能一直维持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陈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必须先行,这是共识。能源转型对碳达峰、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占比还不够高。未来,在煤炭之后谁占主导地位,从国际经验来看,是先用石油、天然气来替代煤炭,再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气。但中国的发展途径有可能跟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有所区别。因为中国只有30年的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比发达国家都要短。我认为中国不可能重走与发达国家相同的路子,可能会来不及。而且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也不够丰富。未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会是多元化的,核能、天然气要发展,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


天然气的发展可能在未来10-15年内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长期来看,天然气最终是要被新能源替代的。天然气的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我刚参观了江苏镇江天燃气发电厂,江苏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电力需求旺盛,采用燃气发电取代煤电,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有相对清洁、高效、灵活等方面的好处,政府也给得起补贴,但不是每个地方都给得起。天然气发电在广东、江苏等地发展较快,适合了当地的需求就有发展空间,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部省份,直接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更符合当地的发展状况了。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能源结构多元化是大方向,各地要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探索能源转型的道路。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未来控煤、替煤、减煤、全面弃煤的大方向是不会动摇的,但是步伐、节奏和促进转型的配套措施必须精准,必须跟上,尤其在转型过程中的公正转型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多关注受影响的弱势群体、失业人群,进行必要的安置、补偿、培训等等。煤炭转型必然有社会经济的成本,但尽可能要少付出一些代价,毕竟中国的煤基产业涉及范围很广,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千家万户。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Q4

1+N 设计中强调创新科技对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您可以举例详细说说新技术对低碳绿色的作用吗?

技术创新是有全局性作用的,在能源领域,城市治理、交通领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前段时间发布的《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中就提到过很多5G应用的场景: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等,就是技术创新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除了能源领域,在城市治理方面,智能化、数字化的新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移动支付、远程办公、智能家居等,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智能化的技术可以让电力系统更有柔性,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是低排放的。


以往的电力体系,是假定消费需求不能动的,依靠发电端去跟踪用户的用电需求,用户多用就多发电,少用就少发电。但是当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加入电力系统的时候,调控就变得很困难。太阳能发电只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发电,风能要看什么时候有风什么时候发电,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就难以维持。这时候就有人说新能源发电不行,不用煤电就不稳定了。其实,如果智能化的技术跟上,不仅智能电网的调节能力增强,而且消费端的需求也是可以动的。建筑不仅是耗电的,也是发电的。如果将来电动汽车都很普及了,峰谷调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电动汽车就是很好的微型储能设备。科技创新可以把这些需求调动起来,把减排的潜力挖掘出来。所以,智能化的技术在能源供需端的调节方面能发挥特别大的作用,使得供需双方能够更好地达到平衡,既能满足需求又低碳零碳。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Q5

您觉得建筑领域的低碳应该如何发展?老旧建筑应该何去何从?

建筑领域最终是要电气化的。建筑节能最主要是全面电气化。电力系统要先行,供应绿电。如果建筑直接烧化石能源,就产生本地排放了。如果能够更高程度电气化,能源系统又供应绿电的话,建筑系统的零碳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多年来,我们都只控制了新建建筑的标准,控制新建建筑是比较容易的,相比而言,老旧建筑的改造是比较难的,因为很多城市是没有条件再推倒重来的。所以老旧建筑的改造是一定需要的。最近还新出台了关于城市更新的文件,要求防止大拆大建,同时要进行城市的更新、服务功能的提升等等。所以,解决新建建筑是解决增量部分,更新老旧建筑是解决存量部分。建筑的低碳、节能、零排放,要涵盖新建建筑和老旧建筑。老旧建筑改造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但改造的难度也挺大,不仅是成本,还有政府、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业主共同讨论的决策的过程,非常复杂。


除了电气化,我认为,建筑领域的减排从源头上来看,是应该解决大量空置的问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房屋需要消耗大量钢筋、水泥和建材,都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品。建了很多房子却空置不住,或者使用仅二十年的建筑就要推倒重来,这背后都是大量的碳排放。国家一直说房子是用来住而不是用来炒的,但是过去二三十年,房价上涨很快,房屋具有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所以有很多炒房的现象存在。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Q6

最后,想听听您对企业的低碳转型怎么看?率先主动投入这场转型的企业较之落后的企业会得到更多回报吗?

陈迎:企业对于长期趋势的把握,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碳中和是全局性、长期性、协同性的目标,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在大浪潮中必须要提高认识,把握好长期趋势。其次,要处理好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既要遵纪守法,完成国家的任务,同时也要寻找新的商机,对得起投资人。总之,企业要从碳资产管理的角度管理碳,从制度、战略、未来发展等方面,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进行企业能力的建设,加强碳资产管理。要认识到,如果跟不上浪潮,必将遭到市场的抛弃;跟上这个浪潮一定会得到回报,而且越早行动越好。


同时,因为目前出台的大多数政策措施都是针对部门的,我也希望国家可以制定出台更多针对企业的配套措施,同时调动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社会力量,针对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给予企业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