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通

聚焦!IPCC警示: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变暖,高温极端天气发生强度频率迅速增加

2021-08-10 09:07:52 mana 420

报告预测显示,极端降雨事件也将变得更加频繁,导致降雨量的显著增加。

IPCC_AR6_WGI_Full_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he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今天下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日发布了迄今为止关于气候变化的物理科学最全面的报告报告全文3949页,文件大小248MB. 长按下面的程序码,即可获取!



图片关键词


视频地址:(留言区附视频百度云盘下载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49vLKn9d8&ab_channel=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28IPCC%29

图片关键词




IPCC_AR6_WGI_Full_Report 封面

图片关键词


9日,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下称“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科学界存在广泛共识,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变暖;同时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且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


该报告还指出,在所有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温都将至少达到1.5摄氏度。在最具雄心的低排放情景下,全球升温预计在本世纪30年代达到1.5摄氏度,随后将超出温控目标到1.6摄氏度,并在本世纪末回落到1.4摄氏度。


科学家还在上述报告中提出,各国还需控制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甲烷排放尤其重要。全球持续变暖将对自然造成破坏,因此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


同时,报告还指出,要避免全球进一步变暖,各国必须推行“净零计划”: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是帮助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工具,但只有在实现快速、深度减排的前提下,这类技术的应用才会有效。


图片关键词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


此次IPCC发布的第一工作组报告是201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和2018年《1.5摄氏度特别报告》发布以来对气候科学知识的首次全面更新。第一工作组报告由234名作者完成,并获得了195个国家政府的通过。


第一工作组报告梳理和研究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相关的物理学基础。它着眼于最基本的讨论,例如,人类活动造成的排放让全球气候系统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现有水平的升温会带来怎样的气候影响,以及气候影响如何随着排放和全球温度的上升而恶化。


在其中,报告提出,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这一结论已非常明确。人类活动已造成全球变暖,气候系统发生了广泛而快速的变化。


具体而言,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全球气温加速变暖,升温的速度是至少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同时,建立在IPCC往年评估的确定性上,本次报告同样指出,1750年左右以来,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明确地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报告还发现,201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至少200万年来的最高点,甲烷和氧化亚氮两种关键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处于至少80万年来的最高点。


而气候变暖的速度也正在加快:自1970年到现在,全球地表温度在50年内上升的速率比过去至少2000年间的任意50年都快。


报告指出,很多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在百年到千年的时间尺度上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海洋、冰原和全球海平面正经历的变化,整个气候系统在近期经历的变化规模及其所处状态都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比如在过去十年中,北极海冰面积处于18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文章中看到此次的第一工作组报告中也包含了对“气候临界点”的描述。


报告指出,尽管发生概率较小,但气候临界点一旦被突破,就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灾害性后果包括冰原崩溃、海洋环流突变、复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远超预估的全球变暖幅度。尽管可能性较小,但这类事件也不容忽视,必须纳入到风险评估之中。


具体而言,全球升温超过1.5摄氏度越多,就越可能面临难以预测的严峻风险。这些“临界点”事件可能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发生,即使全球升温保持在可接受的幅度内,也不能完全排除气候系统到达“临界点”、发生突然巨变的可能性,如南极冰盖迅速剧烈融化和森林枯萎。


报告还指出,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为3000年以来最快,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增加了一倍。保守估计,自2006年以来,人类活动影响了大部分海洋热浪的生成。


报告预测,山地和极地冰川将在数十年或数百年内继续融化,而冻土层融化导致的碳流失在千年尺度上看也是不可逆转的;同时,由于冰原融化过程的不确定性,在最高排放情景下,全球海平面上升平均值有可能超过预期——到2100年上升2米,到2150年上升5米,而在最强有力的减排情景下,海平面仍将在未来数百年或数千年继续上升。


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增加


报告指出,2015年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后,关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的研究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归因科学——关于人类活动对特定天气事件影响程度的分析研究——正在持续发展,并越来越清晰地证明,人类活动增加了极端高温、降水、干旱和热带气旋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


值得指出的是,此次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一个重要更新是对复合事件的分析——例如,热浪和干旱事件的发生时间很接近、甚至是同时发生。这构成了一种特殊的风险,因为它们往往使受影响的社区在两次极端天气事件之间几乎没有恢复的时间。报告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影响可能增加了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具体而言,报告显示,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拉丁美洲众多地区、南部非洲的西部和东部、西伯利亚、俄罗斯到整个亚洲……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已经在经受高温极端天气(包括热浪)。


IPCC在报告中认为,如果没有人类的影响,近期的一些极端高温天气是极不可能发生的。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40年里,全球3-5级热带气旋的比例很可能增加了。高置信度的研究结论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使得热带气旋得以带来更多、更集中的降水。

报告认为,全球气温的任何升高迹象都很重要:全球变暖每增加一个增量,对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的预测也会增加。如果没有人类引发的全球变暖,高温相关的极端天气发生频次会低很多,但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高温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迅速增加。


报告预测显示,极端降雨事件也将变得更加频繁,导致降雨量的显著增加。


2050年前后需实现净零排放


《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为到本世纪末较工业革命前,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努力争取不超过1.5摄氏度。


第一工作组报告清晰地指出,除非全球在2050年前后,通过温室气体的深度减排,实现净零排放,否则1.5摄氏度和2摄氏度的目标都将落空。


报告指出,上一次地球表面温度高于2.5摄氏度(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是在300多万年前——人类正踏入未知的领地。


此次,第一工作组报告描述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经济路径(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下未来全球气温的趋势。其中除了最低排放情景(SSP1-1.9)外,其他所有情景中的全球升温都将在不久后(2021年至2040年间)突破1.5摄氏度,并将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直至本世纪末。


在最低排放情景下,总体上看,全球升温将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但会出现暂时性的、不到0.1摄氏度的过热。随后,伴随二氧化碳从大气中被移除并使温度回落,温升将控制在1.5摄氏度范围内。


报告警示道,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未来五年中至少有一年出现升温临时超过1.5摄氏度的风险增加。但报告强调,出现单年温度变化超过某一水平,如1.5摄氏度和2摄氏度,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水平已经被突破。


同时,第一工作组报告中的SSP2-4.5情景描绘的走向与近期现实中的排放趋势最接近。现实排放趋势考虑到了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在这个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继续上升,并在本世纪中叶前后趋于稳定,然后开始下降,在本世纪末前下降幅度最大;甲烷和二氧化硫排放继续上升,在本世纪中期开始呈下降趋势;氧化亚氮排放将有明显的上升,直到本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下降;到2100年,对全球升温的最佳估计为2.7摄氏度。


报告指出,如果想实现全球净负排放,就必须使用碳去除技术(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通过净“负”排放可以实现全球温度的下降,不过CDR也会有副作用。


作者:冯迪凡    责编:冯迪凡

来源:第一财经